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大学生们,这样用艺术践行匠心——高校艺术工

来源:艺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9-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堵墙,一种文化,一堵墙,一种风景。今年夏天,湖南辰溪县火马冲镇火马冲村迎来了一批年轻的身影。炽热的阳光没能影响到长沙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们朝气蓬勃的热情和聪明

一堵墙,一种文化,一堵墙,一种风景。今年夏天,湖南辰溪县火马冲镇火马冲村迎来了一批年轻的身影。炽热的阳光没能影响到长沙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们朝气蓬勃的热情和聪明的艺术构思。他们调整了颜色、描边线和绘制颜色。几天之内,一幅乡村振兴主题壁画出现在了村民们的心目中。在我们的眼前,它已成为展现乡村风情和文明新风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大学生青春的演绎下,艺术的光环能转化多少种可能?由于共同的爱好和艺术追求,大学生们以“艺术工作坊”等组织形式聚集在一起。他们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元素嫁接,将普通艺术形式与新潮科技对接,将艺术灵感与乡村振兴“无缝”结合。他们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一场又一场的活动,一场又一场地诠释艺术开放包容的魅力,也随着团队的成长,书写着“青春,我走”。

“参加本次艺术展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琳琅满目的展品不仅凝聚了团队的汗水,也承载着中国人的卓越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 “我的工作室湖北云梦皮影创新艺术工作室于5月在成都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上亮相。中南民族大学2018级动画专业的陈玉佳非常兴奋。”皮影作坊,我对皮影的认识还处于懵懂阶段。后来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我逐渐认识到创新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具有浓郁荆楚文化特色的云梦皮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南民族大学云梦皮影创新工场利用大数据和虚拟仿真技术,将民族院校教学资源与博物馆文献资源相结合,建立“在线课程、数字博物馆、虚拟仿真与互动”四大类、艺廊展览”一体化皮影美育系统,利用沉浸式互动体验,通过皮影戏将艺术规律转化为观众愉悦的美育体验。

原创剧《哪吒闹海》、《悟空借扇》、《园中梦》,开发《仙剑奇侠传》??《妖猫传》等皮影艺术形象,并引入打击乐和弦乐皮影音乐……艺术工坊在皮影传承的基础上,在题材、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突破程序化表达模式,探索动画、广告、网络游戏、其他艺术媒体拥有皮影艺术资源,扩大皮影文化辐射。价值和表现力。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也是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这群热爱艺术的学生的心声。走进“东北大花布”文化传承创新工坊作品展区,红色喜庆冲上你的面船包、鸳鸯包、以及为抗击疫情特制的红蓝口罩。

“东北大花布”是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图案喜庆,多用于服装和家居饰品。车间在充分弘扬东北大花布丰富的传统内涵的基础上,对花布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塑造,并结合现代面料、纤维、木雕、电子产品保护壳、其他产品来创造衍生作品。开发了家居装饰、服装配饰、日用品、装置艺术等系列产品。

“大学毕业不仅需要设计图纸,还需要展示手工作品。我们通常非常注重培养动手能力。东北花布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蓬勃发展,我们采取了新时代的元素,过去布艺组在学习创作时使用手染布和蓝染布。团队成员向记者介绍了“如何将课程中学到的公共艺术和现代设计与家居、软装相结合。”工作坊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加深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

"'让我们记录历史,让历史记录我们的努力',工坊不断推陈出新,弘扬中华精神和民族文化,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现代审美。同时。 ,关注当前社会发展,树立家庭民族情怀和文化自信,积极传递新时代文化正能量,实现高校美育中文化传承的完整与创新。”刘丹导师。

在上海大学可穿戴技术暨中国非遗刺绣创新实验工坊展区,40幅各式绣花图案展示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面墙无论多么简单,都可能蕴含着土族传统工艺“盘绣”的代代相传。我们选择了一个从事盘绣34年的代表和一个学过盘绣的新手,让师傅和徒弟分别绣出20个传统图案,视角,线长,脑电图,肌电图等使用的数据在比对过程中,揭开工艺背后的秘密。”在场师生向记者介绍。

土族锅绣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一直流传至今但是,由于工艺复杂,耗时长,许多土族年轻人不愿学习这门手艺,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工作坊师生将可穿戴技术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相结合,利用微处理器、低温热塑性塑料等技术手段,完成可穿戴组件原型的生产; AutodeskFusion、3DS max等软件平台,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中不同类型的刺绣技术和花样应用,开发创意设计,最终形成一批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民族特色与现代设计、经典造型与创新应用等。具有混合特征的创意作品。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zonghexinwen/2021/0904/1466.html



上一篇:为什么说印象主义油画是西方绘画艺术发展的转
下一篇:传承艺术之大美:画家胡绍鹏作品赏析

艺术教育投稿 | 艺术教育编辑部| 艺术教育版面费 |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 | 艺术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