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对青少年琵琶演奏学习目标的思考以天鹅献给正(2)

来源:艺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再如第一、第二乐段都运用了轮指,但因为描述情境不同,轮指音色也发生着变化。第一乐段以长轮演奏为主,形象地描述了一只洁白的天鹅在水面慵懒地

再如第一、第二乐段都运用了轮指,但因为描述情境不同,轮指音色也发生着变化。第一乐段以长轮演奏为主,形象地描述了一只洁白的天鹅在水面慵懒地舒展翅膀的动作。乐曲开始以一个极具跳跃性的八度音进入,由弱渐强,逐渐延伸,像一只天鹅由远及近地向我们游来,优雅而又安详。本段旋律进行中的快慢强弱有着很大的伸展空间,因此长轮的控制力在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演奏弱轮时需圈起手指轻轻碰弦,运行速度不能太快。演奏较强轮指时手指需打开且有力的弹出。这正体现了“线”与“点”的对比,使天鹅悠闲戏水的各种姿态跃然眼前。第二乐段是轮指和挑弦相互交替的运用。描绘了一群天鹅在湖面之上嬉戏游玩的情景。在中低音区以中板偏快的速度渐入板,轮指的旋律力度渐强,在不显音色突兀的情况下突出下声部大指的单音音色,其中“颤音”的加入,使曲子旋律更加生动活泼。“揉弦”的使用又加深了音乐的柔美。为之后描绘天鹅轻快舒展的动作做了铺垫。入板后大指挑音进入,在轮指和大指挑音的交互间,呼吸和节奏相结合的韵律中,运用排比句的手法重组特定的音型声部交接的方法,生动地表现了天鹅在水面上拍着翅膀相互追逐的景象。之后旋律移入低音区并突出四弦的旋律,一弦的轮指放轻作为伴奏声部烘托效果。采用左手在四弦的“拖滑”动作,带起空弦,左手弦外动态的速度与方向是连接下面旋律的关键。该段演奏时速度平稳,不宜太快。

每一段旋律表达内容不同,音色变化也会丰富多彩,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认真示范并引导同学们从中发现音色变化的细微之处,讲解技法运用并指导学生练习。使学生们从根本上体验和掌握音色的变化。

音乐要素是音乐组成的基础,在学习中分析、掌握这些要素不仅可以巩固音乐基础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技法不是琵琶演奏的全部。

其次,培养视觉表演能力。

教学目标:弦外动作的学习。

教学难点:乐曲中起句落句之间的律动分析与展示。

音乐演奏是一种表演艺术,观看演奏家的表演是一种享受,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干净利落、自然赋有韵律感。在日常教学中培养演奏感帮助学生用不同的视角了解乐曲。

气息的运用,音乐是由乐段构成,而乐段又是由乐句构成。乐句之间的关系或紧凑或舒缓都要带入不同的情绪与气息。如引子部分的四个乐句,在教学时要求学生观察动作,思考运用此动作的意义何在?引导学生思考时,从演奏速度、演奏音区、技法、谱面等进行提示。教师问:“刚才弹奏的速度怎么样?”学生答:“速度缓慢。”师:“弹奏音区位置呢?”生:“中低音区。”师:“演奏技法呢?”生:“有分弦、反正弹和滑音等技法。”师:“乐曲中对于演奏情绪有怎么样的提示?”生:“安详地。”那么弹奏时气息要稳,慢呼吸慢抬手,将旋律要表达的意境感营造出来。一问一答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观察细节,提高演奏中所有环节的合理性。再如:乐曲中速度加快的部分,同样从上面提问的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弹奏时呼吸稳且短促。

手臂的运用,右手以技法为主,学生弹奏时会出现手臂僵硬或乱动的现象。因此手臂运动的合理化也是日常教学需要为学生讲解的。如在第二乐段,拍号的切换使旋律的律动发生变化,技法上运用长轮与挑轮,是点与线的结合。教学时先让学生听旋律的变化,抒情和活泼交替出现。长轮开始前小臂带动大臂以中速画弧,与弹奏速度一致。四三拍的旋律有舞曲风格,弹奏挑时手臂小幅度摆动,轮指前手臂微抬在琴前稍作停顿后中速轮指。再如乐曲后半段,同样有挑轮的段落,乐段中左手技法多小拉弦,弹奏时速度快,右手挑时主动找琴弦,手腕抬起小臂运动,有助于提高挑的重音感和旋律速度感。

视觉演奏能力的培养,从气息的运用,手臂的弦外动作发力两方面教学,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乐谱和演奏者的演奏状态,使学生感受身体动作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就如普通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的学习一般,以不同的视角发现音乐之美。

三、文化思考体验阶段(巩固阶段)

教学目标:从多元文化视角理解乐曲,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理解。

教学重点:中西演奏技法,中西音乐创作手法在乐曲中的运用。

中西演奏技法的运用。琵琶的演奏技法丰富是因为右手佩戴指甲,解放了五根手指,手指的长短不同,弹奏力度也不同,因此不同的组合方式会使音乐发生细微的变化。乐曲中借鉴吉他“反正弹”的手法,它体现了刘德海立足传统、兼收并蓄的创作精神。“反弹”手法,致力于开发右手的每个手指的功能,与“正弹”形成千变万化、色彩各异的效果,丰富了琵琶的演奏技术。“反正弹”的手法运用在全曲的开始及结尾。开头用温和的音色表现出天鹅抖动羽毛时的样子。结尾时速度放慢,用轻柔的音乐使乐曲归于平静。在教学和演奏中体会正弹与反弹力度、触弦角度的不同,从而听辨出音色的变化。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qikandaodu/2021/0515/1348.html



上一篇:思政教育融入数字媒体动态表现课程的实践与探
下一篇:挖掘历史之美助力活力课堂

艺术教育投稿 | 艺术教育编辑部| 艺术教育版面费 |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 | 艺术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