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不要用道别 向文明再见

来源:艺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924 年,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heldon)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就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从可查阅的资料获知这是迄今为止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最早描述。20

1924 年,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heldon)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中就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从可查阅的资料获知这是迄今为止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最早描述。 2008年,美克美家开始了公益性艺术事业的探索,7年之后,美克美家的“艺术·家”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多点开花、惠及百万个体,形成了一个集小学艺术教育项目、艺术高校项目及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三位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网络,艺术链接大家、艺术链接大众,成为在艺术领域的社会创新典范,成为在中国乃至全球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创新典范。 作为《社会与公益》杂志从2012年起推出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创新100俱乐部”榜单上的连续上榜企业,美克美家的“艺术·家”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每一年的努力都超出我们的想像。 李克强的“总理礼物”—当李克强总理出现在湖南大学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李克强总理在学生就业创业中心,考察学生创业情况 2014年7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湖南大学考察期间,曾专程前往学生就业创业中心,考察学生创业情况。他称赞创业大学生们有胆量、有志气、有社会责任感,还现场购买了两位学生的4个产品作为鼓励。李克强说:“你们在学校做思想者,在社会做创业者,我就来当你们的消费者。” 3日下午,湖南大学学生就业创业中心。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潘英所创立的公司,主要提供设计咨询和设计服务,包括设计、销售湖南大学主题的纪念品。李克强拿起一个产品看了看,问潘英一些情况。 向总理简单介绍创业、经营情况后,潘英把一个纸袋递到了李克强面前:“总理,这是我们送给您的纪念品!” 李克强接过纸袋立刻回答:“那我可得付钱啊!” 潘英急忙解释,这是送给总理的礼物,是“非卖品”,但李克强不同意。 “咱们不能强买强卖,要公平交易!”李克强说。 周围的人都笑了。潘英只好打开礼品袋,掏出一个铅笔盒和一套木刻版画明信片。“这个是18元,这个是48元,一共是66元。”她说。 潘英本科毕业时,其一组侗族剪纸元素的毕业设计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这让潘英觉得自己蛮适合在文化创意的领域里“做点事”。于是,潘英决定读研,跟着导师做项目,到各地了解地域文化,进行积累。 据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季铁介绍:“李克强总理此次到访的湖南大学学生就业创业中心里面很多产品都是湖南大学和美克美家CR的项目成果,潘英同学也是我们项目的骨干,新通道项目中关于剪纸的研究就是她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 酉阳:贫困的农民和勤劳的舞者—当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酉阳在发生什么?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让拥有“世界青蒿之都”之称的酉阳自治县青蒿再次火了起来。 一生都在追随青蒿事业的酉阳退休干部王美胜,接二连三地接到采购青蒿原料的电话,山东大学要1公斤,昆明医科大学要50公斤,郑州和成都两位市民各需要50公斤…… 据说,重庆酉阳被誉为“世界青蒿之都”,年产值近亿元。 屠哟哟 在重庆酉阳公路上,随处可见铺满的蒿草杆。两米多高的青蒿草,一筐筐从山上背回家,晒干、捋叶、打包,10筐蒿草能装一大蛇皮袋,送到集体采购点,一包可以卖5块钱…… 相比凭借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中国青蒿素产业如同过山车一样,原创的中国技术,面临的国际市场被印度挤压、被瑞士公司垄断,这些村民们一直都处在产业链的最底层。 土家族经典蒿草歌、蒿草锣鼓等民间艺术依然传承,千百年来,勤劳乐观的土家儿女在唱念做打、载歌载舞中笑对生老病死、富贵荣辱,诗意地栖居于奇丽的山水间。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分享与交流,在不同年代需要不同的载体与呈现方式。美克美家“艺术·家”项目携手合作机构,完成“新通道、疆 Home+tyle、酉歌行、花瑶花”等4期活动。 上篇 米兰“惊艳” 2015年,美克美家将传统文化保护与再设计的成果带到米兰,呈现给全世界。 2015年4月17日下午,“2015米兰—国际文化创客设计联展”现场,一位年过七旬的意大利老人对美克美家“艺术·家”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充满传统民族艺术特色的侗锦、酉阳面具、及剪纸跨媒体书籍前驻足良久。现场这位意大利老人与设计师热烈探讨手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亲身体验了阳戏的互动游戏,并许下“去中国、去通道县看看,了解中国文化”的期盼。 他就是意大利殿堂级设计大师Alessandro Guerriero。 作为对意大利设计界影响深远的重要人物,Guerriero先生思想独特,风格前卫,跨建筑、工业设计、雕塑、装置等多个领域进行先锋创作。他于1976年创办了意大利前卫设计组织Alchimia集团,1982年获得意大利产品设计最高奖项“金罗盘奖”,1987年创建了后工业化时代欧洲最著名的多莫斯设计学院(Domus Academy),目前担任NABA美术设计学院院长。 吸引这位老人的“Culture Coding∶New channel设计与社会创新跨媒体设计展”,展出的是美克美家“艺术·家”项目中完成的“新通道”、“疆Home+tyle”、“酉歌行”、“花瑶花”4期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的项目成果。在湖南怀化通道、邵阳隆回、新疆喀什、重庆酉阳等贫困少数民族聚集区,项目组完成了大量的有关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的影像设计、原生态音乐、互动游戏、App 与知识平台构建、文化产品开发等不同角度的“跨媒体”设计。 浓郁而别致的中华文化绽放米兰,以传统融合现代的艺术作品,在世界时尚之都展示民族艺术图腾,吸引众多国际视线,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国际设计师的加入。 4月19日,美克美家“艺术·家”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在十几名国际设计师中选择与四位国际知名设计师正式签约,他们分别是—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的产品服务设计师Fabio My先生,毕业于英国皇室艺术学院的工业设计师Alex Kitching先生,及意大利公司Paruparu的首席设计师Roberto Maci先生,时尚设计师Alessandra Venturelli女士。 他们将与美克美家、湖南大学一起致力于把传统艺术融入到现代产品设计与生产中,共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 2015年7月,Alex Kitching和Fabio My参与到玉树的“新通道·三江源”项目,日前Fabio依旧在玉树做项目设计的相关工作。 “2015米兰-国际文化创客设计联展” 意大利设计大师--Alessandro Guerriero先生动手体验了阳戏互动游戏 共建“文化创客”乌托邦 2015年4月14至5月7日,由中意设计创新中心、美克美家、米兰创客协会等机构在米兰蒸汽工厂联合举办“2015米兰-国际文化创客设计联展”。 美克美家携手MIMA(米兰创客协会),以“分享设计∶文化创客的乌托邦”为主题,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文化创客”,以影像、产品、视觉、装置、雕塑等不同的语言,再现与重构不同的地域文化与生活方式,分享创客生产与商业模式、文化创新与社区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创造的快乐!展览之外,美克美家还组织专题研讨会和工作坊,尽可能多地容纳参与者和分享者,让艺术家、设计师、企业、设计关注者都来参与其中,共建“文化创客”乌托邦。 在“国际文化创客联展”,美克美家与来自湖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大学、弘益大学等院校师生以及杨明洁、张军、肖小裘、周巍等知名设计师、艺术家为现场嘉宾和观众介绍了“品味中国、新手工艺、生灵、游走的时尚、感官穿越及新通道”等不同系列作品。这些作品既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点,又应用了各种新的媒体技术、智能硬件与交互技术;既关注新新人类时尚的生活方式,也通过对传统艺术、手工艺的再创作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更多文化传播形式,推动文化与社会创新。 作为“Culture Coding∶ New channel设计与社会创新跨媒体设计展”展出项目的发起单位之一,美克家居广告营销中心总监刘春杰先生发表演讲,向现场嘉宾介绍了美克美家的发展历程、品牌理念、“艺术·家”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讲述了新通道项目未来5年的规划。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教授介绍了2015年新通道夏令营的具体工作计划。今年夏天,新通道项目分别在通道、隆回,青海及四川甘孜地区、雅安地区,围绕侗锦、花瑶花、水资源保护等开展夏令营。有十余所英国、法国、韩国、意大利等设计院校师生参与。此外,何人可教授还向设计师推介了“设计引擎”(DesignEngine)众创空间,欢迎更多的国际创新资源和人才加入中国的文化创新领域。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季铁表示:“在此次展览上,创客们通过设计不仅仅是传达一种技术导向,更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强调了个性化的创造和文化的共享。 2015米兰-国际文化创客设计联展现场 “今天的小孩,有可能成为明天的艺术家” 2015年7月16日,美克美家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举办的第三届“美克美家·希望工程”小学美术教师培训结业典礼在美克美家北京丽泽旗舰店圆满落幕。 至此,美克美家共捐助了140所小学的美术教室,将近150位美术老师接受培训,累计个孩子受益于该项目。 事实上,从2009年正式启动“艺术·家”项目以来,美克美家已经使至少0+的普通公众成为直接受益者。 “艺术·家”从何而来? 广义上讲,艺术家是指进行艺术作品创造活动的人物,通常指在诸如写作、绘画、摄影、表演、雕塑、音乐、书法及舞蹈等艺术领域有比较高的成就,从而具备了一定美学程度的人。他们既包括在艺术领域,影视领域里以艺术创作作为自己专门职业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职业之外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是原于自然,发于心灵的艺术作品创作者。 2009年6月,美克美家推出“艺术·家”,与普通艺术家不同的是,“艺术·家”项目旨在通过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努力来普及艺术教育、提升社会整体艺术修养。 在探索中出发 2009年6月3日,美克美家“艺术·家”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启动仪式在西安关山镇中心小学举行。据介绍,这个项目是由时任美克美家副总裁Betsi 女士倡议,美克美家经过长时间调研和严谨分析,最终确定了项目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 孩子们的作品 孩子们的作品 凯尤木9岁的小孙女布玛尔亚木,她手绘的装饰品木葫芦也在木器店出售 “今天的小孩,有可能成为明天的艺术家” 美克美家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国内小学在基础设施方面配置比较完善,但是在较偏远或者一些相对欠发达地区,学校在艺术层面的软硬件配置方面仍然存在欠缺,所以美克美家以这些地区的小学生艺术教育为主要关注方向,并以“快乐美术教室”为主题进行设备捐赠和美术教师培训的资助。 谈到为什么把小学艺术教育作为捐助方向时,美克美家相信,艺术可以丰富人生,特别对于小孩子来讲,从小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就是对他们进行艺术型人才的良好引导。其实今天咱们看到的小孩,就有可能成为明天的艺术家,所以这也是美克美家“艺术·家”项目启动的一个原因吧。 “艺术·家”的立体架构 美克美家从2009年的小学艺术启蒙出发,“艺术·家”以关注视觉艺术领域为重点,逐步形成关注小学艺术启蒙、当代艺术发展和传统艺术传承的立体架构。 自2009年“艺术·家”项目启动至2014年底,美克美家先后在西安、沈阳、武汉等21个城市的小学捐赠140间“快乐美术教室”,组织受捐小学的骨干美术教师来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累计超过100,000名学生从中受益。同时美克美家还招募爱心大使在90所受捐小学开展“美术欣赏课”艺术支教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超过200人,志愿者服务时间超过5000小时。 此外,美克美家还针对受捐小学开展“我的童画世界”图片征集评选活动,为小朋友搭建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5年来,美克美家共收到800多幅小学生画作,部分优秀作品被制成爱心产品在美克美家店内售卖,所得收益的10%捐赠给青基会,继续支持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 美克美家“艺术·家”奖学金项目每年向合作高校分别捐赠25,000元人民币,资助5-10名优秀的在读大学生。截至2014年底,美克美家先后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四川美院、湖南大学以及中国美院五所国内一流的艺术设计学院达成奖学金项目战略合作,超过100名优秀大学生获得“艺术·家”奖学金。 与此同时,美克美家启动实习生计划,为大学生提供与创意、设计及艺术相关的社会实践机会。其中,四川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的数十名大学生已参与到该计划中,成为美克美家店面的实习生或者艺术支教活动爱心大使。 在传统艺术传承方面,美克美家联手湖南大学,与政府、艺术保护与发展的相关机构合作,致力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助力传统艺术的发展与传承。自2011年项目启动以来至今,在美克美家“艺术·家”的持续支持下,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先后完成了“新通道、疆Home+tyle、酉歌行、花瑶花、新通道·三江源”等5期设计与社会创新工作营活动。在湖南省通道县、新疆喀什、重庆酉阳、隆回花瑶等地开展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活动。来自美克美家、湖南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四川美院以及意大利理工学院的近200名设计师、专家、学生参与到该项目中来,共计创作记录侗族剪纸、喀什手工艺、新疆生土建筑、隆回滩头年画等民族传统艺术的影像宣传片20余支,完成大量再设计成果作品。 通道隆回-手工艺 阳戏表演 阳戏面具造型古朴、别致,以面相和头冠区分角色。一套面具一般有32个,包括常见关公、大王、丞相、皇生以及正神、凶神、牛头马面等 荣获奖项 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在2012年荣获日本G-MARK大奖; 美克美家“艺术·家”项目荣获2010年由中国青基会颁发的“志愿力量奖”; “新通道”项目荣获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创意品牌奖”; 美克美家企业社会责任荣获2014年“希望工程25年杰出贡献奖”; 2014年美克家居企业社会责任荣获由《人民日报社》评选的“最佳战略公益奖”。 社会化网络创新下的责任之道—专访美克家居广告营销中心总监刘春杰 记者:美克美家6年来在CR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依据美克美家自身的经验,您能否为其他正在探索和践行CR的企业提出一些具象的建议? 刘春杰:首先针对企业来讲,商业是其本职,因此企业对于CR的践行一定要和其品牌定位紧密关联,CR方向的选定要和企业产品和品牌服务消费人群或者品牌本身的价值观和理念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美克家居广告营销中心总监刘春杰 其次,选定方向后的坚持。对于项目资金投入、项目策划甚至到实施过程中每个细节的参与和管控等都要不断坚持。同时在坚持的过程中也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发展。比如,美克美家小学艺术教育项目规划之初,仅仅是提供美术教室的捐助,随后通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反馈和了解,发现美克店面设计顾问的艺术背景具备做爱心志愿者服务的条件便使其参与进来,如今更近一步发展至开展美术老师再培训等活动。不断的坚持和发展也使得项目可以发挥更大更深入的作用;同时美克美家对于传统艺术保护项目的最初规划也仅仅是影像记录,然而随着项目的持续执行,深入了解后越来越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性,我们也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深具厚重感、富含底蕴的传统文化通过创新方式重新焕发其新的生命力,这也成为该项目新的探索方向。 记者:美克美家CR的践行对于不同的项目执行中分别选择了不同的合作伙伴,每个项目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您觉得其必要性在哪里?或者分享一下在选取过程需要进行哪些方面考量? 刘春杰:美克美家选择合作伙伴,首先是基于资源共享的基础。我们要做社会化的网络创新,便需要利用社会化的资源去达成。因为美克美家做CR不只是为品牌贴上钻石和光环。对于企业来讲CR的践行既是一种光环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一切表层的东西是有很强的短期效应的,而企业在CR领域的承担力非常有限,企业只有寻找具有相同CR价值观和理念的志同道合的NGO组织或第三方机构合作,才能形成合力对项目做得更深入,产生更大影响力。 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有三点很重要:一是双方具备相同的理念,共同的理念基础会为彼此带来一定的选择主动性。如我们在寻求合作伙伴的同时青基会也在寻求能在青少年教育的单个领域的优秀合作伙伴的介入,这是促成彼此合作的直接基础。二是项目的执行力。我们在小学艺术教育方面的合作伙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作为重点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公募基金会,是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公益组织之一。因此青基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在跟当地的教育机构,主管部门去沟通和协作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如此以来,企业便可通过有限的精力专注投入于项目的执行,使项目快速进入良性轨道。 我们的另一个合作伙伴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作为2006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的全球60所最佳设计艺术学院之一,拥有国内目前顶尖的团队。他们与很多国际性的机构公司的合作经验使得他们在项目中拥有乡村社会化创新理念的实践基础。同时他们在该领域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如和韩国首尔、香港理工、米兰理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等知名院校有广泛的合作,有助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带入国际化的社会新锐力量,使得项目可以更为纵深发展,实现1+1>N。 第三方面,项目合作双方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如湖南大学拥有非常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协作氛围,也会为项目的发展提供更多可发展的空间。 记者:您认为一个企业对于CR应持有怎样的态度,企业践行CR与该企业的规模大小有没有一定的相关性? 刘春杰:CR作为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具备回馈社会的意识,与企业规模大小无关。我个人理解的CR从大的角度讲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层面是企业自发的力所能及的公益行为,具体方向可能和企业所处周边公共环境或者企业行业环境有关。在该层面企业也无需盲目,目前企业可关注的社会问题有很多,如留守儿童、周边的生活城市环境、甚至社区环境保护的参与;第二个层面,企业践行CR需有明确的规划意识,随着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特别是一些企业的市场范围、管理半径和经营场具有一定的规模,如对中国的零售行业,企业CR的践行有助于企业形成凝聚力和向心性。此时CR的践行不仅在于参与,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规划性。但需明确CR的践行有助于企业文化向心力的凝聚和提升,如果企业能力有限,而有些项目对企业的资源和协调能力要求太高,没必要强迫自己承担过重的社会责任。 记者:您能否谈一下您眼中美克美家所处行业的CR的发展环境和趋势? 刘春杰:从大的行业背景来讲,美克美家身处的行业是零售业和家居行业。零售行业从80年代初,随着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企业践行CR的意识都非常强,无论是在能源的保护、环保,还是对周边弱势群体的关怀等方面有不少企业做的非常好。另一个是家居行业,家居在国内作为一个大行业小品牌的行业,在近几年逐渐步入较为快速的发展,限于行业的发展阶段,大多企业的CR也是处于初中级阶段。如今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更加重视对社会的回馈,加大了该方面的投入。 中篇 播下艺术教育的种子 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小学的暨朝兴老师 2013年7月,美克美家搭载青基会教师培训平台,在北京正式启动了小学美术教师培训项目,召集40余所以往受捐学校中的骨干美术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希望借此提升欠发达地区小学的美育教学水平。 2015年7月16日,第三届“美克美家·希望工程”小学美术教师培训结业典礼在北京举行。 “美克美家·希望工程”的小学美术教育,逐渐形成一个艺术播种的体系。 美术课让学校也变美了 美术教育,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副科,所谓副科通常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 在乡村小学,在所谓的主科语文数学等尚且难以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对美术学科的教育更是不以为意。 在此情况下,美克美家发起的“快乐美术教室”的立意就是为乡村小学捐赠一个可以安置美术课的地方,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快乐美术教室的捐赠迅速地让受捐小学的美育教育得到了重视,使得美术课告别脏乱差的现状,让孩子们有了一个可以感受美、学习美的空间。 迄今为止,美克美家共捐助了140所小学美术教室。 在安徽,美克美家落实捐赠美术教室的第一所小学,已经因为美术教室的导入,让这所学校因为美术教育而闻名于当地教育界,成为远近各地参观学习的模范。 他用400元办了一场美术展 400元能够做什么? 不够买一张飞机票,不够满足在城里的一次聚餐。 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小学的暨朝兴老师,却用400元,完成了一次美术展。。 2010年,又要过“六一”儿童节了。暨老师找到学校校长,说想办一个美术展。校长说,那得多少钱啊,别开玩笑了,学校没有这笔经费。暨老师说,不要好多钱,400元有没有。校长说,400元,可以。 就这样,浏阳河小学的小学生们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里从操场到楼道到处是孩子们画的画、做的雕塑、手工等等,学校还邀请了家长们来参观,据说,好多家长站在孩子的美术作品前自豪极了。 意料之外的成功也让浏阳河小学的400元美术展一下出了名,后来,受县里邀请把作品放在县城中心展览,让全县的人来参观。 谈到美克美家的帮助,暨老师说:“从美术教室捐赠到美术教师的培训,因为有你,我们更自信。” 河南省新密市岳村镇赵寨小学的张建勇老师说:“通过美术教师的培训,我们才摸着了美术教育的门道,作为美术教师,通过培训,真正找到了做美术教师的感觉。” 谈到暨老师400元办美术展,张建勇老师突然激动地哭了,他说:“暨老师400元办了一个展,其实,那次,我只申请了20元,买了些铁丝和夹子,就在校园里把孩子们的作品挂起来了。那几天,我最担心的就是刮风下雨。” 通过一堂堂生动的美术培训课,不仅弥补了参训教师缺乏系统美术知识的缺憾,提升了其自身美术素养,更让他们兴奋不已的是,今后可以为自己的学生带来更为精彩的美术课程。 小学美术教师培训项目不仅是美克美家“艺术·家”艺术教育支持项目的升级,更是争取将支持艺术教育的公益事业做得更全面、更有效果的全新尝试。迄今为止,近150位美术老师受训,个孩子从这个项目受益。 接下来,美克美家还将展开小学阅读室的捐赠工作,为更多的边远地区小学生捐赠艺术图书和画册,进一步丰富、完善艺术支教项目,帮助更多的小学生接受到更好的美术教育,打造更多、更丰富的艺术课堂。 坪坦儿童画展 美术教师培训项目 河南省新密市岳村镇赵寨小学的张建勇老师 下篇 留住那些正在消逝的非遗 每一个地方都是一本没有书写的书籍,项目过后留下满页的令人惊叹和欣赏的人情事物。美克美家坚持以科研般严谨的态度、最佳的工具和方法与湖南大学同行,开采和发掘每一片教育贫瘠的土壤,播下知识和艺术的种子。 在整个过程他们改进工具,创新方式,寻求伙伴,不断努力尝试。 产品组现场制作的产品模型 【2011年】湖南:“新通道”里中国老太太 这样的老人,我们不知道全世界还有几个?她的离去,几乎预示着一项传统手工艺术从此消逝,如果我们再不去做些什么,这些原本代表人类手工艺文明巅峰的辉煌痕迹,恐怕只能沦为民间传说。 她太聪明了!简陋的生产条件:一个剪刀,一张烟盒纸,一位从未受过教育从未拿过笔、没有写过字的中国农村老太太随手便能剪出一个个漂亮的形象、图案,她所有的素材都是源自乡村日常生活。其作品所呈现的华丽技术、艺术创造力和艺术价值已经达到了顶尖的状态。 这位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便是剪纸传人覃时清,只是已经过了她个人艺术修为达到巅峰时候的年纪,由于身体的衰老,年轻时候的代表作如今已无法在老人的手中再现。 2006年,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季铁在一个展览上看到了老人的几篇剪纸,当时便深受震撼,感觉太神奇了,但是并未找到老人。直到2011年,在与美克美家开展“新通道”项目合作时,才真正下很大功夫,花费很长的时间在通道旁边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这位老人。 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潘公凯教授在看到项目过程中制作的关于剪纸艺术的书后一直希望能拥有,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民间艺人可以做出如此华丽的手工艺品,而她的作品和技艺早已超出了民艺的范畴。 老人虽然目前只是省级手工艺人,但实际上她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五六十年才能产生一位民间大师的级别。其剪纸技术传承自其已经去世30年之久的婆婆,对于剪纸她目前还在继续坚持,这项技艺虽然她的儿媳妇也会,目前还难以达到老人的水平。 在通道,以刺绣工艺为依托的剪纸一旦脱离了人人衣必用绣的年代,就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扮演村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了。生计迫使年轻人走出村寨,剪纸越来越不能像覃时清那辈人一样,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存在。 从每一个侗族妇女的领间袖口逐渐走向博物馆冰冷橱柜中的刺绣和剪纸,无可避免地见证了传统文化的没落。 传统文化的完整性正在社会价值中接受挑战,文化内涵受到解构,进而导致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非现实化,演化成为关于精神的记忆或物质遗迹。 刺绣和剪纸传人覃时清 民间美术及手工艺 横岭村改造后 芦笙传人杨枝光芦笙传人杨枝光 【2012年】新疆:为当地传统文化发声 如何在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前提下进行设计,使设计真正为当地发声而不仅是提取其素材和元素?2012年8月,美克美家在新疆自治区开展了以地域文化研究和社会创新为核心的夏令营活动。该项目是在新疆科技厅的支持下,由美克美家、湖南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的一项基于社区和网络的设计与社会创新活动。来自美克美家企业社会责任(CR)团队和湖南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新疆大学等高校的43名具有设计艺术专业背景的志愿者参与了活动。项目历时25天、5500公里,在喀什噶尔古城、伊犁新源恰勒阔迭村、吐鲁番吐峪沟三地展开田野调查,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工业设计、生土建筑保护、儿童美术教育等不同形式的设计活动。 维吾尔族刺绣传人在完成她的刺绣作品 维吾尔族刺绣传人在完成她制作四条反映新疆地区传统文化遗产与手工艺的传承现状,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的地域文化影像宣传片的刺绣作品 当地劳动方式 传统上哈萨克人以游牧为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变化,在那拉提草原上只有少部分的人还依靠传统的耕作和游牧维持生计,而大部分人则在当地新兴的生态旅游业中寻找机会。不过,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游牧文化和特有的生活习惯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为我们“为尊重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而设计”的思路提供了线索。 传承生土建筑艺术和民族文化 吐峪沟麻札阿勒迪村被国家命名为新疆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新疆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村落建筑处处闪烁着“黄粘土文化的光芒”,雕花木格窗、各种纹样的木雕门档,墙壁上形状各异的壁龛,追述着汉文化“门当户对”脉络,记载着千百年古老信息与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由于过去经济和文化上相对闭塞,吐峪沟麻札阿勒迪村仍然保持了原生态的古老民居村落特色,为今天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但是随着外界的文化和经济的渗透,加之空间环境狭小,生活用水等不便,使这里的村民逐渐开始搬离麻札阿勒迪村,迁往地势比较开阔的平原地区居住,来麻札阿勒迪村的游客越来越多,但是古村落衰败的现象还是日渐明显,废弃的房屋越来越多,新的民居又在破坏着古老民居的整体风貌。 【2013年】重庆: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们什么也没有!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500年前,《桃花源记》。 白日脱下戏装你是农民,晚上穿上戏装便变身大艺术家—2013年,酉阳阳戏班成员生活日记。 “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酉阳”。 1500 多年前,东晋陶渊明把田园生活引进了中国诗坛,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渗透在艺术上,产生了真朴淡远的艺术境界和冲淡自然的美学风格。千百年来,他的品格,他的诗歌,他的田园,连同他的那份悠然,一并成为后世诗人与读者崇拜和研究的对象。其笔下的桃花源的安宁和乐、生活自由平等影响颇深。直至今日,在中国人们还是用桃花源来描述理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据说经过多方面考证,大酉洞与陶渊明《桃花源记》原型相似。 70岁老人深入灵魂的爱情 80年代初,为了自己身患重病的妻子,这位偶尔做做木匠平时便下田务农的普通的农民冷定祥,在听到别人说跳戏可消灾祈福,妻子的病便会好转,于是决定开始正式学习阳戏。一坚持就是二三十年。 在他刚开始跳戏的一段时间内,妻子病情稍有好转,然而最终还是没能恢复。妻子弥留之际,一遍遍央求戏班的许宏焱老师傅好好教她家定祥跳戏。每每说到此,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忍不住去擦拭眼角的泪。 中年妻子的离世对老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发愿一定好好跳戏,以告慰亡妻在天之灵。 在五十几岁的年纪才开始学习阳戏,难度非常大。目前老人的固定角色是旦角丫鬟,在阳戏中丫鬟是要求最高的角色之一,仅次于班主。需要生旦净丑无一不会,而且由于阳戏没有固定的舞台,走到哪里搭到哪里。随便在谁家的院子里,或在当地随地都是的水泥砖上插两根竹棍,幕布挂起,就可以开唱了。没有剧本,唱段旁白都靠演员临场发挥。没有导演,唱到哪里修改到哪里。在排练或是演出期间,围绕阳戏的一切都是不可预计的。所以老人等同于丫鬟兼编剧的职位,而能胜任编剧需要唱过所有的角色,同时把词全部背下来。目前老人所记得的戏词可以唱三天三夜不重复,同时可临时完成编排。我们很难具体衡量老人到底有多聪明,但是除了天赋和智商之外,对于一个五十岁才开始初学的老人来讲他必定在阳戏学习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也花费了很大的精力。 如今老人是整个戏班最具威望的人之一。生旦净丑无一不会,尤其擅长旦角。加上学过武术,出演穆桂英等武旦,灵活轻巧又刚柔相济,将巾帼英雄的英武之气诠释得淋漓尽致。而且现在家庭条件也不错,但是每当子女提出续弦,他都反对,他想念自己的妻子,每每思念之深便开始唱戏。或许唱戏是他和已离世妻子的一种沟通方式,是唯一寄托怀念的渠道。对于他来讲阳戏是为了不让老人过于难过,妻子在病危之际为他找到了的一份寄托。再过十年,二十年,只要老人还活着,他终将继续唱下去。 戏班的每个成员都有他们自身令人动容的故事,每个人不仅仅是戏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在自身生活中也是一个鲜活的、真实的令人动容的角色。这些村民对阳戏的情感,他们对于艺术的执着和创造,他们那一身的技艺堪称大师,他们背后点点滴滴的故事相较于其身处的现实环境,更让人由衷心生敬佩和尊重,重新认知整个阳戏生态的价值。 美克美家“酉歌行”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影像组通过一系列的可视化设计和微动交互影像装置,还原了白马坛戏班中的 9 位演员与4位锣鼓手的演出和生活原型。 【2014年】杨媛媛:离开华为追寻内心的答案 1983年出生的杨媛媛,2008年从湖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便进入华为从事手机界面设计的工作,小有成绩,标准都市白领。 2014年7月请假一个月参加美克美家新通道花瑶花工作营后便辞职,重新回到湖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注于中国乡村社会创新方面方向的研究。 杨媛媛在研究生时期的研究方向本就是地域性非物质文化与社会创新的研究,毕业后虽然已经在华为工作但是仍一直关注该领域。在2009年得知其导师季老师去通道开展项目便向公司请假一个月来到了通道,而这次参与,成为她与通道结缘的起始。 滩头年画纪录片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记者:为什么在2014年参加完通道项目后便立刻辞职? 杨媛媛:离开华为并非突然的决定。其实应该讲是思考了很长时间后做出的决定。总体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就是在华为待了6年,觉得生活应该要有一些变化。另一方面是对项目的浓厚兴趣,感觉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季老师也多次跟我谈到希望我回来,或者希望能参与,自此便在心中萌生了深入参与项目的念头。2014年7月时,因为深入参与通道项目便会和工作时间产生冲突,我当时就提了离职,但华为给我特批了一个月的假,让我先去深入了解后再重新思考是否要离职,给了我一个月的时间反复思考,对此我也很感谢。 记者:离开华为时有没有犹豫或纠结过?或者面临一些什么样的现实问题? 杨媛媛:有,当时我已经在深圳安家,做这样的选择便意味着开始了两城奔波的生活,而且离职时我孩子才刚满一岁。现在是我家人会跟随着我两地移居,去年就有接家人在长沙住了一段时间。这样的决定,如果没有家人的全力支持,我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记者:大家都说你是放弃了高薪,你离开华为的时候在公司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你不考虑所要面临的物质层面的压力吗? 杨媛媛:离开华为的时候是华为UI设计部GUI平台小组的主管,年薪还可以。季老师经常跟大家介绍时会讲到我选择回来是放弃很丰厚的物质条件,但是我不太希望大家去这样思考,因为我觉得薪水只是一方面的衡量基础,对于我来讲,自由度、生活与工作的意义对当前阶段的我更重要。 当然我也会面临物质需求,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作,离开华为并不意味着我丧失了谋生的能力。我并不是仅仅靠做公益做学术研究来养活自己,如果我觉得有生活压力,我可以在外挣钱来支撑自己的生活。当然季老师也有给我一份工资,虽然不多,但能维持基本生活。 总体来讲,我追求更多样化的生活,能够过得更有意义一点,能够看到更多的一些社会面的东西。 记者:该项目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或者说作为一个设计师,是不是能够重新激发你对于设计的灵感和生活的丰富性? 杨媛媛:通道当地无论是建筑还是传统手工艺也好,都保留得比较完整,也能够接触到更多很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但是这些都还是浮于表面的一些收获。深入参与到项目中后,最打动我的是该项目中关于中国乡村建设的设想,我们预计几年之后将会有越来越多人返乡,新的乡绅阶层将会出现,那么到那时中国乡村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是否可以建设得比城市更加吸引人等等,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课题。 可能目前大家谈论的都是中国乡村正处在一个走向衰落的状态,但是实际到了通道后我看到虽然他们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精神世界比我们更为富足,当地侗族独特的乡村生活方式和文化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比如从当地的建筑来看,村里还保留着风雨桥、鼓楼等非常完整的公众性建筑,这些古建筑至今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当地大部分家庭客厅并不像我们所认知的那样,需要摆放沙发或者电视机。这并非受物质条件的影响,而是他们觉得看电视去鼓楼跟大家一起看便好了,没有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的习惯。 杨媛媛和当地的织娘,合影(项目组清晨出发,村民6点盛装欢送,半个月的同吃同住共同创作彼此有了深厚感情) 手抄纸纪录片 冬天大家就围坐在鼓楼里烤火一起看电视打牌,夏天就躺在风雨桥的长凳上或是睡觉,或是聊天,所有的公共设施大家都非常自觉地维护,邻里间的互助和互动很融洽。这正是现代大都市所缺乏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逐渐意识到:像通道这样的中国乡村里,有很多城市里没有的资源和氛围。 当然通道也面临很多现实的问题,和其他中国乡村一样,面临着村子只有留守儿童、老人的结构状态,面临一些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没落等我们项目希望能够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记者:在项目中你具体负责的是什么工作? 杨媛媛:去年因为我是从华为请假单独参与项目,临时加入了产品组,也做了一些产品,如用当地的原材料做一些木皮灯或者是一些废旧材料的再设计,期间我也跟其它组做了纺织品、侗锦方面的相关研究。后来回学校后就开始负责设计工作室的组建和品牌包装、产品设计等等。 记者:造成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多元化的同时也是极为复杂的,是什么带给你自信让你觉得自己或者设计师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杨媛媛:在去年项目中我们团队一个成果就是基于当地侗锦的手工艺来做了“梭说”品牌,在做的过程中我萌生一个想法:设计不应该仅局限于产品本身,还应该考虑产品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应该告诉消费者所购买的手工织品是哪一位织娘织的,她有什么想法,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等等。因此当时我就去收集那些织娘的故事,针对每一个人做一个小小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不少织娘首先表示很开心能够重新捡起很久没用的手艺,然后就问我们会不会继续做下去,如果我们可以继续做下去,她们就把在外打工的姐妹们叫回来,工钱比在外面打工少一点也没关系,大家都不愿意离开家人背井离乡。当时我便很直观地体会到项目的价值,不仅是激发了我个人的创作灵感,也感受到身上所背负的期望和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责任。要做好这些事必然是复杂和困难的,但是我们没有想那么远,就想着能通过设计先改善一小部分织娘的生活,吸引一小部分人返乡也是有意义的。 记者:季老师曾谈到这个项目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你怎么评价?或者项目带给你了什么收获? 杨媛媛:这个项目坚持多年也是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我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我们的项目产生了兴趣,并积极地以各种方式参与进来。每个参与项目的成员都是自发性的而且不会太考虑自身利益回报,大家只会考虑我做这些有没有用,在当地能不能实际解决问题。 设计师还是要追求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在设计界也有个探讨叫“Design for the other 90%”(为90%的人设计),因为现在的设计受市场驱动,通常还是为在金字塔顶端10%的人服务,同时设计也只是为不到10%的发达地域服务。但是设计服务应该普惠到各个阶层和地域,如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他们的生活上存在更多问题,拥有更少的社会资源,那么有多少设计是为他们服务的呢?年轻人都去了城市打工,农村在衰落,那么设计能不能为地域振兴做出实际的贡献,为他们返乡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呢?基于这样共同的目标将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志愿者汇聚起来,进行沟通探索是一件非常享受而且很难得的机遇。 虽然很多事情不能靠设计师单独去完成,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帮助贫困地域设计一些产品,而这个产品区别于传统的设计诉求,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社会创新的手段和工具。通过逆向思维:不是以市场消费为第一主导,而是发现和挖掘当地的资源(传统文化或者地方特产),并思考这些地域资源如何通过设计进行转化,和外界市场需求更好地结合,所做的产品能给当地带来多少利益,对当地文化是否能够起到正向激励等现实问题。这样既是给设计界带来了新的原创内容,保护了传统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和创新,也帮助改善了一部分群体的生活。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性的事情,也带给我对设计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2015年】哈希·扎西多杰:“我的家乡有最多的环保灵感”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均发源于本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覆盖自治州全境,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之美誉。随着近年来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源区的水源严重衰退,三江源区水源涵养功能大大下降,众多湖泊湿地缩小甚至干涸,湖水内流化和盐碱化严重,进而导致了湿地大面积消失,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失去基础。 2015年,美克美家“新通道·三江源”项目组从雅安到玉树,践行从生态环境保护到文化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的家乡有最多的环保灵感” 哈希·扎西多杰,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获得者。央视对他的推荐理由是:他在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当地经济双重命题的冲突中守护着三江源,让科学发展观影响着三江源地区。 哈希·扎西多杰的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作为一个藏区的民间组织。一直致力于帮助藏族社区自主开展保护工作。他利用环境流动宣传车,2005-2006年间走遍了青海玉树和四川的牧区。在他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逐步意识到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关注环境,关注自身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天然林调查,气候变化、法律援助、濒危物种保护与绿色消费、神山圣湖保护,绿色社区网络等多个项目。 扎多向大家介绍了长江水源甘达村和澜沧江水源杂荣基地的情况。分享了从2009年开始,三江源环保协会及当地合作社在修复游牧生活形态和搭建互助生产、生活社区过程中,两个村不同的社区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目前在生态与水源保护、自我教育与对外交流、生产互助与手工艺传承等方面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对于他的成绩,他常常讲很多事情,其实都不是我做的,是当地人自发生长出来的。他说,“我越来越相信,我的家乡,其实有最多的环保灵感,要想环境保护,根本不需要世界漫游,到处取经,你只需要回到家乡,听听老年人在说什么,看看中年人在做什么,猜一猜年轻人在想什么,你就很快明白,你有很多事情可以马上去做,并在那学习、考试,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 黑陶传人扎旺老人 水玛尼 杂荣基地青年合作社 扎多老师在甘达黑帐篷讲课 我们是如何与美克美家结缘?—专访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季铁 记者:当时和美克美家合作是基于什么样的契机?为什么选择美克美家作为项目合作伙伴? 季铁:具体讲应该是美克美家选择了我们。一直以来,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在本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社区的设计与社会创新等问题投入了极大的关注。2009年暑假,在NOKIA北京研究院的支持下我们举办了“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进行为期20天的田野调查和工作坊,围绕当地村民的生活与发展需要提供设计支持。2010年美克美家副总裁Betsi女士到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谈有关大学生奖学金的事情,我们便非常主动地向她介绍了通道相关的项目。当时美克美家便对项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11年开始,合作至今。 基于相同的理念和非常契合的沟通,美克美家最初可能基于两个原因选择我们,一是通道项目自身的吸引力:我们选做项目的地点特别有意义,项目实施所在的村落对于西方人甚至是一些国内城市人来讲都非常陌生,很难想象中国还有这样的村落和生活方式。根据我在欧洲的生活经验来看因为他们的乡村已经更新换代,他们已经完全不大清楚也难以想象中国近一两百年前农村的生活状况,甚至于基于农耕文化的这种社会形态。美克美家希望能帮助传承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其能以某种方式延续下去同时让西方了解真实的中国乡村生活方式。 二是美克美家希望找到中国未来家庭发展或者说老百姓最为真实的对生活方式的需求。家的概念对于未来中国生活方式或社交形态的转变是特别重要的。近几十年内大家都在追求发展,多数离家奔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认为今后社会家庭的概念会越来越强,分配在以家庭为单位的时间会越来越多。而这是美克美家和其“艺术·家”项目一直以来提倡的家的概念,和注重家的建设,特别以家为单元考虑对社会的贡献相吻合,这可能也是美克美家未来在社会大环境下的竞争优势和努力追寻的方向。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季铁 记者:美克美家和您的其他项目合作方有何差异性? 季铁:我们和很多国际品牌合作,这些品牌往往目的性比较强。比如他们可能需要通过项目来了解中国未来三年文化的发展趋势或者状态,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产品研发,为其产品或者品牌服务,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往往可能通过1年的合作期限来完成一定的目标,因此并不是一个长久的项目。 目前我们和美克美家已经合作了近5年,美克美家无论是对整个艺术·家的项目,对传统艺术保护的忠实程度,对提升儿童艺术教育机会的投入,对不同文化、生活方式、民间智慧的资助,都没有很强的为产品服务的诉求,而是在项目过程过去逐渐学习吸取不同生活方式中有价值的部分,这可能是别的企业很难坚持长期去做的事情。 记者:请您就5年多来和美克美家合作的传统艺术保护的项目过程中,有哪些您较为触动的故事,或者有哪些方面是项目规划之初,并未考量到的进展? 季铁:项目规划之初是做关于传统文化的影像记录工作。对项目的价值性并没有强烈的认知。在整个项目5年的经历过程中,我们接触的人,采访的对象、每个地方发生的故事很多是预期之外也让每个参与者深受触动。 具体来讲,首先民间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水准超过我们预期。比如在通道的一位民间剪纸艺人,作为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八十多岁老人,她的技艺甚至是一些专业的教授都难以企及。这也让我们开始反思高校艺术教育的学习过程,开始尊重并思考民间技艺的对外传播和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在酉阳那些坚持唱阳戏的艺人,他们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和对艺术的执着,也让我们深受触动。因此我们做巡展,寻求技术创新,学习社会创新模式,希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民间艺术的价值。 其次,我们整个项目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超出预期。目前项目有来自十三个国家一百多位设计师的参与,他们可能来自发达国家不同的生活环境,但是大家都非常有兴趣并且积极参与享受过程。 最后,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困难程度超过我们想象。当地一些环境的变动会对项目的进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如当地换村长,可能老百姓便会转变对项目的看法;或者劳动市场价格的变化也会对项目协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做好做长线的的准备。 记者:和美克美家5年来的合作项目中,您最想让大众了解参与的是什么? 季铁:整个项目来看我们可以分为几个步骤:一个就是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和了解;第二设计师和产品的研发过程;三,商业模式的建立和推动。 首先是对于内容,我们目前已经建立了传统文化保护知识平台,包括我们米兰展展示的“设计引擎”创新设计工作坊,都是希望建立大家能接触到该项目的一个窗口。长远来讲我们计划做一个文创公益的平台,因为虽然中国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做传统文化保护,但个体的力量非常有限,为了避免大家做一些重复性的基础工作,我们愿意通过平台把每个地方的相关内容呈现出来,公益性地为参与者服务。同时在平台上我们也会为设计师提供参与的渠道,帮助他们更快进入创作,更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开发更多新的渠道将产品推向市场,也希望公众能够积极关注和参与。 记者:2012年,“美克美家·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获评日本 G·MARK 奖“公共领域的社区研究”特别奖,该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性? 季铁:这是中国设计师第一次参加和收获公共领域的社区研究的一个奖项。它不同于设计产品相关奖项的价值点便在于它其实是在诠释一种关于设计的转变,设计不再一味追寻市场。对文化、对社会需要的创新和再思考,也是设计的重要工作,通过设计的途径让社会创新的实践性更强,在文化保护方面更加具象化。这也是目前的一个国际趋势,目前很多国际性奖项都增加了社会创新奖。 记者:以您专业的角度谈谈目前传统文化保护最需要什么? 季铁:每个公益项目都需要各个领域专业人士的参与,需要跨界协作来寻求解决方案。比如我们和美克美家一起合作的传统文化保护项目虽然已经进行了5年,也不意味着我们已经真正地解决了问题,而我们所做的事情更多的价值性便在于发现、记录研究进而让更多人参与。虽然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不一定能成为最后的执行者。但是在项目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具有专业性,比如说我们每次工作营工作的开展都会寻找一个合适的当地人,他可能代表当地的一个知识网络或者一个社会网络,如果我们选对了这个人,会给我们一个很直接的引导和支持,能够把社区组织和我们自身的技术,对文化的了解融合起来,使得项目进展非常顺利。 这也是目前很多公益组织需要思考和借鉴的,很多公益组织在解决社会问题、策划公益项目的时候缺乏专业性,如最初公益组织的定位,具体到做什么,怎么做,怎样去评估项目,碰到问题怎么解决等,而不是碰到问题再来回咨询。在公益过程中不同基金会和企业应该用到更多的专业或者运营的手段把事情做得很高效,尽快去改变老百姓的一些被动状态,寻求最能够撬动当地的文化或生产力或者基础建设的点,真正有效解决问题。 记者:企业若想涉足传统文化保护领域应该特别注意些什么? 季铁:首先企业要搞清楚自己的方向,从我个人角度看来,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目前有两种趋势,一是对传统文化更好的学习和恢复:这点我是赞同的,因为如果不了解一种文化最辉煌的时候的形态,便难言更进一步的保护。二是创新:1.技术创新,从专业角度来讲保护便需要学习,但是客观来讲很多传统手工艺是不可能学会的,它可能需要一定的天赋或者需要几十年的积累沉淀。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比如纺织机械,我们国内的纺织手工艺技术仍非常原始,可能我们使用的机械是日本一些纺织协会一百年前使用的,而在中国几乎没有社会组织来做手工生产设备的技术上的创新,原始的粗糙的技艺对于赢得国际市场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2.内容创新,目前国内很多领域对于在当代环境下讲当代故事的内容创新非常缺乏,总是一味重复或者复制之前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这是抄袭,谈不上创新。3.形式创新,同样内容可以跨界和跨媒介去表现、传播。 其次企业要特别想清楚怎么把自己的企业资源和生产市场的渠道作为落实公益活动的基本能力。1.专业性,首先自己的专业资源和市场资源可为当地搭建沟通的桥梁,构建市场。2、需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平衡。虽然美克美家目前也一直在投入,但是我们希望能够逐渐在过程中有所生产,搭建一定的商业模式,最终实现可持续。这是我们一直想突破的事情。 记者:您认为对于传统文化保护方面谁会是今后的主力军? 季铁:针对传统文化保护,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企业都只能做其中的一部分,我相信未来会有比较成熟的公益模式或者一些组织集体出现。目前谈论比较多的是社会企业,我们也在通道尝试建立长期观察站,注册公司以当地农村合作社作为主体去管理和推动,不以赢利为目的但也能够保证自身运行的可持续,希望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创造可以真正整合各界资源,持续跟踪并解决社会问题。 “艺术化”之家国情怀—美克美家的企业社会责任基因 21世纪的美国,有一个人集深厚的专业知识、艺术创意禀赋和经济头脑于一身,创造出让人们欲罢不能的电脑产品。他在满是书呆子和商人但却稀缺艺术家的科技行业融入美与科学,这个人的名字叫乔布斯。 20世界90年代,有一个人同样集艺术创意禀赋和经济头脑于一身,创造出风行美国的家具产品。他在家居行业中融入美与科学,这个人的名字叫冯东明。冯东明创立的美克美家,如今是中国市场上的家居龙头企业。 如果说美的力量成就了美克美家商业的成功,如今,美的力量同样成就了美克美家的社会责任。 阳戏演出时戴各色人物的面具 HNU团队的雕塑家、学生与喀什土陶技艺传承人共同创作喀什高台民居和艾提尕清真寺土陶模型 艺术化的社会责任之道 基于董事长本身对于艺术的追求,美克美家的艺术基因通过美克集团的文化,通过美克美家的文化,通过产品文化,也包括CR的文化和行为,在整个发展的脉络里得以传承。 美克美家公司在2008年就开始了公益性艺术事业的探索,基于企业对于艺术的脉络传承,和美克美家所处家居与零售行业的契合性,将CR方向定位于艺术相关的项目,因此,有“艺术·家”的产生。 美克美家希望通过更多的传播方式将艺术的基因带入引导消费者消费思维,改变公共环境,包括对美克美家所践行CR的各个项目的支持中,进而增添项目延展的可能性。 美克美家的企业社会责任之道,首先是围绕艺术化基因之道。 创新是社会责任的灵魂 美克美家的发展,经历了从纯出口转身本土零售的过程,该转身过程的核心,就是基于市场变化的不断创新。 美克美家的“艺术·家”项目本身,也在经历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最典型的,就是从早期的美术教室捐赠发展到后期的美术教师培训,这个过程的发生,创新是其中的内核。 艺术最需要的就是发现美的眼光,这种发现,就是一种创新的能力。 创新的企业文化反应在社会责任上,就是创新的社会责任。 不受制于业务或商业发展,企业对社会的长期承诺。 在美克美家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与业务的关联性。 原美克美家副总裁、“艺术·家”企业社会责任(CR)项目创始人Betsi女士在项目启动之初就表示:“艺术·家”不受制于业务或商业发展,是企业对社会的长期承诺。” 美克家居广告营销中心总监刘春杰说:“我们认为无论是企业责任还是青少年教育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进程,都需要我们真心地扎实地投入。” 艺术化是发挥企业之长,创新是企业文化基因,“真心、扎实、不受制于业务或商业发展”,则是美克美家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当艺术与创新碰撞,商业可成,责任可期! 从“艺术家”到“艺术化”社会,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美克美家的商业与责任中得以行云流水般的艺术展现。 如今,美克美家开始思考通过社会企业的模式,让更多的资源包括设计师和设计机构,其他的一些品牌或者是资本方介入传统文化保护的项目中来,让传统文化保护在各个方向能够得到更深入更大规模的保护。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qikandaodu/2020/0720/419.html



上一篇: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下一篇:启迪 发现 在传承中创新 ——浅析小学美术线

艺术教育投稿 | 艺术教育编辑部| 艺术教育版面费 |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 | 艺术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