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术教育》收稿方向[05/28]
- · 《艺术教育》数据库收录[05/28]
- · 《艺术教育》刊物宗旨[05/28]
- · 《艺术教育》征稿要求[05/28]
- · 《艺术教育》投稿方式[05/28]
艺术教育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艺术教育参考文献(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以书法作品为例,也要求刚柔相济。 激昂的时候,运笔往往来势汹汹,但不知迟重,唯有来势汹汹,很快 成了古人批评的“疯马”,失去了它的美; 心情
以书法作品为例,也要求刚柔相济。 激昂的时候,运笔往往来势汹汹,但不知迟重,唯有来势汹汹,很快
成了古人批评的“疯马”,失去了它的美; 心情缓和的话运笔会变得沉重,但是如果只是平静没有热情的话,就会变成古人批判的“水淹延迟”,失去其美丽。 明代潘之淞在《美术史》上写道:“狂奔形势不完全,淹滞骨肉重慢。 ……姗姗来迟,刚柔相济。 ’迟矣,有刚,有柔。 这样的作品才是美丽的。
为了以中和为艺术标准,寻求美善相乐、刚柔相济,许多优秀作品在艺术表现的内容和感情上都有节制。 例如关汉卿的杂剧有喜剧,有悲剧。 但他的喜剧和悲剧不同于西方的纯粹喜剧、纯粹悲剧,喜剧往往有悲剧的成分,悲剧有喜剧的成分。 在《外国美术史》等喜剧中,有战乱避难、夫妻离别、惨死等悲剧场景、故事、心理描写,但在《艺术概论》、Shuming hao123 @ 悲剧中的喜剧成分,避免悲剧过于平淡、沉重、压抑; 如果喜剧中含有悲剧因素,喜剧就不会肤浅浮薄,观众会笑着引起认真的思考。 这大大拓展和加深了戏剧的表现力和力量。
“文质彬彬、华朴交融”是“中和”标准对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的追求。
文质彬彬”是孔子要求全面发展人性的君子要求:“质文胜野,质文胜史。 文质彬彬,还有君子。 ”(《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第一法即是“气韵生动”。有人以为指的是创作,其实也是讲鉴赏。正如清代画论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六法前后》 )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应该外显美丽,使他外显的文化礼乐修养(“文”)与内在的伦理道德品质(“质”)相适应、相一致(“彬彬”) 内美超过外美,外美不如内美(“质胜文”),或内美不如外美)、外秀超过内美)“文胜质”),是儒家所说的“达不到中和”就粗暴),或虚构)
此后,“文质彬彬”作为体现“中和之美”的艺术标准被广泛运用于艺术评论中。
而以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解:片面的理解是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对立统一; 另一个方面的理解是艺术风格两种基本形态的文华和朴素的对立统一。
我是东庭雨竹。 欢迎大家互相关心,共同求进步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zonghexinwen/2022/1213/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