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在剑桥正经中有多少不正经

来源:艺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前一阵子,看到一篇某名记做的关于剑桥的访谈,文章的很多地方仔细看看都觉得有点儿不自然,她描述了一个看起来不食人间烟火、仿佛每个人都住在云端俯览凡尘的圣地。2015年夏末

前一阵子,看到一篇某名记做的关于剑桥的访谈,文章的很多地方仔细看看都觉得有点儿不自然,她描述了一个看起来不食人间烟火、仿佛每个人都住在云端俯览凡尘的圣地。2015年夏末,我来到这个距离伦敦50分钟火车车程的英国小城读艺术教育的研究生。我双眼所见、双脚走过的剑桥,是不太一样的,它更加活生生、热腾腾、平易近人、十分可爱而自然,而非刻意地透出知识和书卷的厚重之气,把孩童般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无限投入到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去。真正令我感动的是这个小城镇的日常,每一个不是霍金、没有获诺贝尔奖的寻常人,他们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

每个独特的个体都值得尊重

在剑桥,每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是受人尊重的。每个与众不同的人都能在这个古镇上怡然自得地做自己。人们喜欢怪人,他们很有趣,而中规中矩的人也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在规则里。这是一个见过大世面和大历史的小镇,早已对各种各样的奇人异事见怪不怪。不够怪的人则很快被淹没在众多个性独特的有趣之人的海洋里,没有人会因为与众不同而遭到差别对待。

对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评定是无差别的,一样要求严格,一样福利共享。一所学校对自己的学生包容,不算稀奇。举个例子,一个部门的前台接待处总是被认为是这个地方的门面,在中国我们要求前台小姐或小哥“形象好气质佳”,还要穿正装满脸堆笑,可是在我们系的前台,常驻着一位英国小哥,造型很是独特:他又瘦又白,蓝眼睛烟熏装,头发颜色出挑,每天一换,红、白、绿、蓝……穿着哥特风格的皮衣,鼻环耳环样样有,还涂着指甲油,工作起来却是一丝不苟的,所以没有人对他的造型挑三拣四,也没人因此而区别对待。这让我很感动。

剑桥对于各种各样严肃、不严肃的活动都是包容的,大到关于支持同性恋的宣讲会、探讨英国种族或女性歧视的研讨会,小到每年举办一次的“剑桥好屁股大赛”(参赛者裸体站在一些地标性场合:老图书馆、叹息桥、教堂里……拍个背面的全身照并上传到网络,由剑桥的同学投票评选出“最好看的屁股”。)为了反抗或者庆祝某些议题的裸骑、裸泳……只要不危害到他人,怎么抽风都行。和所有塞满适龄年轻人的学校一样,剑桥那些“聪明的头脑”也一样有着过剩的荷尔蒙,每到周末的深夜,总有人喝到爬着出来或者在大街上大声唱歌。

“正经饭”到底有多正经?

Formal Dinner是剑桥沿袭了几百年的传统,我把它翻译成“正经饭”。顾名思义就是比较正式,穿着、用餐场所和步骤都很有仪式感的晚饭。大约晚上七点半,所有人都要穿着正装,外面裹一件黑袍子(Gown),跟《哈利·波特》里那种一样,霍格沃茨的各种令人神往的学制和建筑风格其实都是照搬了牛津剑桥。每个学院(college)都有一个专门就餐的Formal Hall,教授(Fellow)们坐在高桌之上,底下一排很有历史感的长木桌,摆着蜡烛。饭前要敲钟,集体起立,念拉丁文的祷告,然后挨个儿坐下,由穿着西服的侍者端上酒和每一道菜。饭后钟声再次响起,集体起立,再念一段儿,教授们拂袖而去,学生们继续喝着聊着。这种仪式感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趣也很陌生的,我所在的圣约翰(St.John's)是剑桥著名的三大学院之一,Formal Hall宏伟气派历史悠久,墙上挂满15世纪以来学院里的名人肖像,那些肖像也是由各个时代顶级的艺术家绘制。钟声响起的时候,整个Hall里一篇寂静,听着拉丁祷文,看着桌上雀跃的烛火,确实觉得恍如隔世,尤生敬意。

这场面听起来真的很正经,但实际上还是挺随意的。但是由于这种Formal Dinner在剑桥太常见了,在我们学院每周有六场,其他各院也差不多,随时报名就可以去,而且时常会有些好玩的主题,比如哈利·波特主题(其实就是放进来几只猫头鹰)、中国新年主题(其实就是每道菜都是不太正宗的亚洲菜系)。整体氛围并非那么庄重夸张,在教授离场后,“学生站起来开始欢呼和鼓掌,重获自由”。

在剑桥,每个人都为厚重的历史和仪式传承而动容。尊重仪式和传统并不代表着要牺牲自由,事实上,“自由和平等”的原则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以兑现。比如教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平等交流,平易近人,我还从没见过摆出一副学究权威样子的教授,刚开始竟然有点儿不适应。开学典礼的晚宴上,我坐在一位历史系的老教授旁边,他没有一点儿架子,跟一桌的同学嘻嘻哈哈打成一片。他得知我喜欢看画,饭后还专门整理了一份剑桥周边几个不为人知的收藏名画的官邸和修道院,图文并茂地发邮件给我,让我颇为感动。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qikandaodu/2021/0301/1175.html



上一篇:坚持现实主义道路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纪念习近平
下一篇:他有农民般的忠厚也有眉宇间的智慧回忆年绘画

艺术教育投稿 | 艺术教育编辑部| 艺术教育版面费 |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 | 艺术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