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_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

来源:艺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10-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 (一)实验酝酿期(1986年—1999年) (二)实验初创期(1999年—2002年) (三)实验建构期(2002年—2013年) (四)实验深化期(2013年至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

(一)实验酝酿期(1986年—1999年)

(二)实验初创期(1999年—2002年)

(三)实验建构期(2002年—2013年)

(四)实验深化期(2013年至今)

三、新教育实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一)新教育实验的使命

(二)新教育实验的愿景

    1. 愿景一: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2. 愿景二: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三)新教育实验的价值观

    1. 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

    2. 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

    3. 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

    4. 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

四、新教育实验的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一)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基础

(二)新教育实验的伦理学基础

(三)新教育实验的心理学基础

五、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

(二)师生共写随笔

(三)聆听窗外声音

(四)培养卓越口才

(五)构筑理想课堂

(六)建设数码社区

(七)推进每月一事

(八)缔造完美教室

(九)研发卓越课程

    1. 新生命教育课程

    2. 新智识教育课程

    3. 新德育课程

    4. 新艺术教育课程

    5. 特色教育课程

(十)家校合作共育

六、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问题反思与未来发展

(一)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贡献

    1. 通过教师“三专”培养模式,使大批普通教师得以成长提升

    2. 通过书香校园建设,使大批乡村学校、普通孩子获得优质发展

    3. 通过家校社政共育,形成多元协同教育效应,使许多实验区教育生态得以改变

    4. 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新教育实验的问题反思

    1. 关于大规模教育实验与质量控制的问题

    2. 关于新教育实验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的问题

    3. 关于新教育实验话语体系与学派建设的问题

    4. 关于如何提高新教育实验年会水平与成效的问题

(三)新教育实验的未来发展

    1. 继续加强新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完善新教育课程体系

    2. 继续加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新教育实验区建设,发挥新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

    3. 继续深化新教育教师成长模式,开展教师培养体系再造探索

    4. 继续研究未来学校的转型,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

文章摘要:21世纪以来,新教育实验坚持以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为价值准则,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和相关课程为路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进行了二十年的田野实践探索。新教育实验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三专模式"使数以千计的普通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在国内率先开展的"营造书香校园""家校合作共育"等教育理念与行动实践,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家校社政共育提供了强大助力。在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抗教育异化,回归教育本质以及大面积改善区域教育生态等方面,新教育实验也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展望未来,我们将通过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力争把新教育实验建设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使新教育共同体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21.11.001

论文分类号:G521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qikandaodu/2021/1022/1539.html



上一篇:中职学校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探究——以学前
下一篇:文艺理论论文_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艺术教育的九个

艺术教育投稿 | 艺术教育编辑部| 艺术教育版面费 |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 | 艺术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