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当代艺术教育使命视域下人民性审美观的培养范

来源:艺术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内容提要 文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实现文艺的人民性,必然要求高等艺术教育以培养人民艺术家和人民艺术工作者为使命,而塑造人民性的审美观是培养人民艺

内容提要 文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实现文艺的人民性,必然要求高等艺术教育以培养人民艺术家和人民艺术工作者为使命,而塑造人民性的审美观是培养人民艺术家和人民艺术工作者的前提和基础。人民性的审美观是指以满足人民不断发展的审美需求为旨归,表现人民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审美境界、审美情趣,以人民的审美价值、审美视角为检验标准的对美的看法的总和。培养艺术类高校学生以人民为中心而创作的审美境界、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的审美思维、传递真善美的向上向善的审美标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的审美方法,是塑造人民性审美观的有效范式。 文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高等艺术教育实现文艺的人民性的根本路径,就是把培养人民艺术家和人民艺术工作者作为教育的使命。文艺是一种人类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创作的角度、高度、维度和深度均来自于创作者的审美观,艺术作品是创作者审美体验、审美实践的产物。因而,高等艺术教育要培养出人民艺术家和人民艺术工作者,使他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必须首先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人民性的审美观。人民性的审美观是实现文艺人民性的前提和基础。 文艺的人民性与人民性审美观之间的内生逻辑 从唯物史观来看,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主要力量,因而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行的真正动力,是历史文明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概念的真理性论述。以“人民性”为内在逻辑的文艺生产,正是“人民”概念及其属性的不断衍生与实践。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社会主义文艺要促进经济基础向前发展,必然要为人民讴歌、为人民服务。因而,文艺的人民性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价值。马克思在谈到新闻自由问题时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①马克思、恩格斯要求文艺要反映人民为解放而斗争的历史,列宁则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写作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②的主张。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鲜明地提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③,“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而利用”④。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次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了文艺的人民性内涵:“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⑤由此可见,文艺的人民性,归纳起来,包含五层涵义:一是文艺的发展目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二是文艺的创作导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文艺的创作源泉是人民;四是文艺的表现主体是人民;五是文艺的鉴赏评判者是人民。 由于文艺在本质上是人的审美意识形态,是人(创作者)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文艺要体现人民性,就必然要反映人民的审美情感,引导人民的审美情趣,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实现人民的审美理想。根据前述的文艺的人民性的内涵,文艺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发展的审美欣赏和审美需要作为文艺创作的根本目标;文艺的创作源泉是人民,表现主体是人民,就是要把人民创造历史、创造生活中的审美情感、审美趣味作为文艺创作的主要内容;文艺的鉴赏评判者是人民,就是要以人民的审美价值、审美视角作为文艺批评的重要标准。因而,要实现文艺的人民性,就必然要求文艺工作者塑造人民性的审美观。 人民性审美观的内涵与边界 审美观是审美主体在欣赏美、感受美、传承美和创造美的审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美的总的看法。而人民性的审美观则应从唯物史观视角去把握,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创造历史,应从人民主体对美的内涵、审美标准和美的创造与发展等基本问题所持有的观点出发,去审视艺术创作的动力、方向、内容和表达形式,是否反映出人民群众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和主要力量的艺术意蕴⑥和审美理想。在这个意涵上讲,人民性的审美观是指以满足人民不断发展的审美需求为旨归,表现人民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审美境界、审美情趣,以人民的审美价值、审美视角为检验标准的对美的看法的总和。 文艺作为人类实践和文明成果,和其他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一样,是满足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产物。但文艺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有机构成,又具有相对的特殊性,其着重满足人在精神上的发展需要和审美需求,也是人类社会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精神阶梯。因此,文艺的指向性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⑦人民性的审美观就是指文艺这一实践活动在生产、创作和传播的过程中,在构建“潜在观众”进行审美预判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其人民性除了体现在接受对象是人民群众之外,更重要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审美需要,表达出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服务的本质意涵。 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主义文艺生产,应勇于改革和创新,汲取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积极因素。但在艺术实践中,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民性的审美观的边界:(1)人民是指绝大多数形成共同审美价值、有着审美情趣共识的人民,不是指人民中的少部分特定人群或是个体的人;(2)人民不断发展的审美需求一定是指与人民发展了的物质文化生活相适应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积极的、具有更高审美品位的审美需求;(3)所表现的人民创造历史的审美境界、审美情趣,必然要表现出自然的优美与崇高,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的本质,揭示人性的善恶,表现人生的感悟,并蕴涵深刻的思想,让人民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⑧的审美境界和情趣;(4)人民的审美价值标准一定是对人民生活的审美反映,以传递真善美为根本原则,以引导人民向上向善为宗旨,其审美价值的核心是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让人民看到希望,让人民受到鼓舞。 人民性审美观的生成与塑造 实现文艺的人民性,必然要求高等艺术教育以培养人民艺术家和人民艺术工作者为使命,而塑造人民性的审美观是培养人民艺术家和人民艺术工作者的前提。对此,高等艺术教育应从审美境界、审美思维、审美标准和审美方法四个方面,着力培育和塑造大学生的人民性审美观,为培养人民艺术家和人民艺术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以人民为中心而创作的审美境界 审美境界反映出艺术工作者的审美追求和审美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⑨。高校要培养艺术类大学生宏大的审美视域,宽阔的审美胸襟,高远的审美立意,使学生牢牢把握人民在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中的伟大推动作用,充分发掘并用艺术手段展现人民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动人心魄的感人力量和精彩故事。 回望中国近一百年艺术史,至今仍广为流传的经典名作,如王莘的歌曲《歌唱祖国》,故事片《海外赤子》插曲《我爱你,中国》,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冼星海的大型管弦套曲《黄河大合唱》,印青、蒋开儒的歌曲《走进新时代》,交响序曲《红旗颂》,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奔月》,舞蹈诗《云南映象》,民族音乐会《艰难·辉煌》,叶浅予的工笔年画《北平解放》,吴作人的国画《戈壁行》,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吴冠中的版画《太湖鹅群》等,每一部好的精品力作,就像时代前进的号角,激扬起人们的强大斗志和前行力量,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推动时代前进的实践洪流之中。这正是这些文艺作品能够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之所在。 目前艺术类大学生在审美观上受思想多元化、表达网络化的影响颇大,对于学习历史知识和感悟时代精神的兴趣渐淡,迷恋于网络碎片化的文化快餐,热衷于文化消费的市场爆款,审美视野表层、肤浅,审美情趣流俗、易变。柳宗元讲“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大学生经历单一、审美体验浅尝辄止、审美鉴赏表象,应防止大学生形成浅表、浮躁的审美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高等教育有“三个离不开”,即离不开哲学思维的指引、离不开历史镜鉴的启迪、离不开文学力量的推动。要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审美境界,应着力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历史特别是艺术史、艺术哲学和文学的学习传承氛围,让学生在历史镜鉴、哲学思辨、文化传承中提升审美理想;应着力开展经典名作创作赏析研读活动,让学生在感悟大师名家创作源泉、创作构思中提升审美追求;应着力组织重大时代主题师生联合创作,让学生在感悟历史责任、时代精神和学习老师进行重大题材创作中拓宽审美视野。 (二)培养学生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的审美思维 “美学之父”鲍姆嘉敦所创立的美学,其原意是“感性学”。在人类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入的今天,“美学早已不可能是作为鲍姆嘉敦所定义的那样‘感性认识之学问’的美学了。人们为了发现作为本质性东西的美,即使在艺术现象里,也不能相信知觉和现象的直观性结合,而必须在形式之中用思想去寻求美”⑩。为了寻找美和发现美,就必然要有审美思维。审美思维作为审美观能动化的体现,是审美主体通过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意志等方式而达到情感和理性统一、愉悦和形式统一、主体和客体统一的动态过程,包括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审美创作三个连续的阶段。因此,审美思维具有情理合一、物我交融、形神兼备等特征,审美思维主体在审美感知中情感和思想合一、在审美体验中主客体角色互融、在审美创作中愉悦和形式共振。在这一过程中,审美主体观察感知的角度、情感介入的深度、意志表达的程度,都直接影响审美思维的结果。 培养人民性的审美观,还要从审美思维入手,使学生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感受到人民的创造之美,进而厚积成对人民的深沉之爱、对祖国的深切之爱,这种深沉之爱才是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的动力源泉。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到,三个不同的人——木商、植物学家、画家在观察同一颗古松时,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看法。试想,没有对人民、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又怎么能去为人民讴歌?又怎么能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 培养大学生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的审美思维,就要通过历史的、比较的、辩证的方式,让学生为祖国的发展自豪、为中国人民骄傲,只有对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才能深深懂得认识历史创造者的道理,从而在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文艺创作中,准确把握审美感知的角度,带着深沉的爱、深厚的情感介入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之中,在审美体验中和人民情感交融、忧乐同享,然后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于笔端、倾注于画布、倾注于舞台,最终创作出更多的激励人们奋勇前行的优秀作品。 (三)培养学生传递真善美的向上向善的审美标准 审美标准是审美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衡量、评价客体审美价值时共同遵循的尺度与原则。审美标准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发展,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文化心理结构和特定对象审美特质制约。科学的审美标准必须依据美的本质和规律,只有客观的审美对象确实包含有美的品格、美的价值,符合美的本质和规律,才有可能被人们判定为真正是美的。因而审美标准既具有主观性和时序相对性特征,又具有客观性和地域普遍性特征。 主观性和客观性特征会导致审美标准的差异性。由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审美修养、审美趣味、审美经验甚至所处时间、空间、心境等存在差异,可能带来对审美标准判断和把握上的差异性,因而在培养人民性的审美观时,既不能把个体的、少部分人的审美标准当作人民主体共同认可、遵循的审美标准,也不能把满足部分人的文艺需求等同于满足了人民主体的文艺需要。只有始终紧扣文艺的永恒价值,抓牢美的本质规律,才能真正满足人民大众的文艺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我们要培养学生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就要求艺术类大学生尤其要处理好艺术上获得成功和市场上受到欢迎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为迎合少部分人的需求赢得市场而放弃艺术的审美标准,使艺术沦为市场的奴隶,要创作出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相统一的优秀作品。 时序相对性和地域普遍性会导致审美标准的变迁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会形成不同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进而会使审美标准发生迁移、变化。例如,西方古典艺术基于追求“自然美”的审美标准,艺术语言多为模仿、写实、具象,而到了现代艺术则追求“有意味的形式”“艺术语言独立的价值”,采用变形、抽象、象征等新的艺术语言。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真善美的具象标准和艺术语言方式,因而培养人民性的审美观,还要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当代人民的时代精神,用充满时代感的艺术主题和鲜活的艺术语言去表现奋进在时代大潮中的人民的喜怒哀乐,发掘时代生活的美,展现时代精神的美。 (四)培养学生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的审美方法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境界是目标,审美思维是手段,审美标准是尺度,那么掌握手段和尺度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具有主观随意性的审美标准往往不期而至,如何对审美对象做出客观的审美评价,如何透过事物表层现象看到深层的美学意蕴?这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修炼,通过审美实践积累,尽量减少主观随意性的审美判断,多增加对人民性审美观的审美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掌握普遍性事物的美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发现人民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美的事物和人物。 故而,培养人民性的审美观还有赖于审美方法的习得。“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为人类提供了三组审美方法:仰观与俯察、观物与游物及感物与体物。前者言对象之审美欣赏与环境之审美欣赏;中者言静态地欣赏与动态地欣赏;后者言以表达自我与同情式地体验对象之审美。其实这三种方法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体验生活、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生活是人民性的审美观的培养源泉,只有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在深入生活培养审美方法的艺术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艺术创造中经常会构筑出曲直、隐显、动静、虚实等关,这往往来自于人民生活实践中强弱相成、刚柔相形、两物相峙、阴阳相间的矛盾关系。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审美激情。而所谓审美激情,实际上就是这种由矛盾冲突所激发起来的追求“更大统一”的欲望和理想,人们往往用相反相成这一法则来加以概括。正如戏剧中要有冲突、相声中要有包袱、绘画要有留白,都是对这一法则的运用。矛盾冲突愈大、愈相反,则愈相成,即在强化“相反”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相成”,在对立强化中走向更充分、更完美的统一。因而,在深入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中,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冲突和最终冲突的解决,在矛盾消解中发现人性的价值之美和生活的和谐之美。〔本文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校园创意街区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项目号:2015SJB211)资助〕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5~196页。 ②《列宁论文学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1页。 ③④《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5、52页。 ⑤⑦⑨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⑥马建辉:《新世纪文艺人民性研究的三种倾向及其辨析》,《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第6期。 ⑧姜春:《现实主义文艺思想观照下的“网络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5期。 ⑩《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编选:《美学文艺学方法论》(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296页。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网址: http://www.ysjyzz.cn/qikandaodu/2020/0808/567.html



上一篇:写生何为——中国画写生之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这幅画上有个洞

艺术教育投稿 | 艺术教育编辑部| 艺术教育版面费 | 艺术教育论文发表 | 艺术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艺术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